一、民事案件證據(jù)不足法院怎么判賠錢嗎?
法院可以以證據(jù)不足為由,裁定駁回起訴,并且證據(jù)不足所帶來的不利后果是由負責舉證的人來承擔的。
在民事訴訟中,證據(jù)是非常關鍵的。在起訴前,起訴人應當掌握
根據(jù)《民事訴訟法》關于證據(jù)不足的規(guī)定,第六十四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jù),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jù),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jù)。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二、民事案件駁回起訴的條件是什么
1、原告自身缺乏訴訟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人民法院在立案審查時,應對原告的訴訟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予以審查。實踐當中經常由于種種原因導致不具備訴訟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原告進入審理程序,如以已被工商管理機關注銷的公司的名義起訴,以已死亡的公民的名義起訴等等。這類情況經審理發(fā)現(xiàn),即予駁回起訴。
2、原告不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當事人。人民法院在立案審查時,應保證當事人提起訴訟的權利,所以對《民事訴訟法》第119條規(guī)定的起訴條件應作較為寬泛的理解。只要當事人提供的有關材料,表面上能反映出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的利害關系,人民法院即應受理,而不宜把立案的門檻定得過高,無形中剝奪當事人的訴權,所以立案時所掌握的“本案”的含義,應當明確為:訴稱事實,而不是經訴訟程序所確認的案件事實。所謂“有直接利害關系”是指原告在其訴稱事實所反映的民事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或負有義務,反之,則不具有原告資格。
3、沒有明確的被告。所謂“明確的被告”,是指原告訴稱的承擔民事責任、履行民事義務的對象必須是具體的某個或幾個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即原告必須指明被告是誰,其有正確的名稱和住址;如果案件受理后,在送達中發(fā)現(xiàn)被告名稱錯誤,但原告不撤訴,或住址錯誤、不詳,原告不能更改補充的情況,即應駁回原告的起訴。此處“明確的被告”不應當理解為被告必須是經審理后確定的民事責任和義務的承受人。
4、無具體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訴訟請求,是指原告要求人民法院保護其民事權益的內容;事實和理由,是指原告提出請求的根據(jù),事實是指原告起訴時所訴稱自己的民事權益受到侵害或與他人發(fā)生民事爭議的事實,即訴稱事實。此處作為起訴條件的事實不同于經法院審理認定的事實,這種訴稱事實既可以是真實的,也可以是虛假的或部分虛假的。
5、不屬人民法院主管工作的范圍。例如不符合《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有關起訴條件的屬于歷史遺留的落實政策性質的房地產糾紛,因行政指令而調整劃拔、機構撤并分合等引起的房地產糾紛,因單位內部建房、分房等而引起的占房、騰房等房地產糾紛,均不屬于人民法院主管工作的范圍,當事人為此而提起的訴訟,人民法院應依法不予受理。可告知其找有關部門申請解決。如果已受理,經審查后發(fā)現(xiàn)屬此種情況,應予駁回起訴。
6、判決、裁定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其按申訴處理后當事人拒絕的,予以駁回起訴。但人民法院準許撤訴的裁定除外、法律規(guī)定可以在一定條件下或經一定期限后再起訴的案件除外。
原告自身缺乏訴訟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無具體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判決、裁定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其按申訴處理后當事人拒絕的,予以駁回起訴這些都可以駁回,民事案件中要是有證據(jù)不足的問題而要進行處理的話,最好是能夠找專業(yè)的偵探來指點下,這樣才不會在審判是自己處理不利的位置。
老婆出軌取證要注意什么在現(xiàn)實的婚姻家庭中,我們聽到出軌的情況在男方身上是比較常見···
結婚登記可在異地嗎對于一些男女雙方來講,如果要辦理結婚登記就要了解一下相關的手續(xù)···
收養(yǎng)的法律效力問題收養(yǎng)的法律效力問題《收養(yǎng)法》規(guī)定:第二十三條自收養(yǎng)關系成立之日···
協(xié)議離婚的概念是什么根據(jù)我國婚姻法的規(guī)定,男女雙方自愿離婚的話,必須雙方當事人到···
辦理婚前財產公證的注意事項辦理婚前財產公證不是法律上規(guī)定的必須公證才生效的事項,···